sdgs

聯手22家零售通路創新推動綠色募金 捐款支持SDGs永續發展藍圖

綠色募金捐贈現況與影響探討深度
日本ユニ・チャーム(Uni‐Charm)於2024年啟動「綠の募金」友善計畫,攜手包括Aeon(永旺)、Lawson(羅森)、FamilyMart(全家便利商店)等22家國內主要零售業者,將指定環保產品銷售額部分利益捐贈給公益財團法人綠の募金(Midori no Bokin)。根據公益財團法人綠の募金2023年度報告,全年募金總額突破50億日圓(來源:綠の募金2023年度報告),主要用於全國森林保育、水源涵養及生物多樣性研究等項目。

此舉不僅強化企業社會責任(CSR,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),更對消費者環境意識產生正面推動。根據日本環境省(Ministry of the Environment)2022年調查,54%的消費者更願意支持具環保承諾的品牌(來源:環境省環境意識調查)。由於募金金流透明、標章識別度高,消費者得以透過簡單購買行為,直接參與森林再造與在地生態守護,讓環境保護從政府主導,轉化為全民參與的綠色行動。

問題產生原因與機制研究分析實例
自20世紀末以來,全球推動永續發展(Sustainable Development)成為主流趨勢,企業在ESG(Environmental, Social, Governance)評比中,環保貢獻得分成為投資人與消費者關注重點。募款機制多採取「因果行銷」(Cause‐Related Marketing, CRM)模式,即將部分銷售利潤與特定公益目標連結,以提升品牌形象並鼓勵社會參與。然而,源自政府預算限制及地方財力不均,單靠公部門難以全面負擔國土復育與環境調查經費。

以ユニ・チャーム案例為例,企業內部先行在產品開發階段即納入募金比例設定,並依銷售數據由合作通路逐月結算,再由綠の募金統一發放至各地林業與環境團體。此機制兼具效率與透明度,但也面臨募款金額隨消費波動的風險。另有國際零售巨頭採用訂閱制機制,固定月費由會員解鎖綠色商品,同步捐款以降低單次銷售起伏對募金總額的影響,提供企業多元運作參考。

未來策略與展望風險管控評估解析
為提升募金長效性,第一,可透過數位化串聯多元通路,結合行動支付(Mobile Payment)或電子發票回饋機制,讓消費者購買即完成捐款,並可於App內查詢資金去向;預期此舉能將募金年成長率從現行約10%提升至15%。第二,企業應強化第三方查證,邀請獨立環境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年度審計,杜絕綠色漂洗(Greenwashing)疑慮。

潛在風險在於若募金用途過度分散或資訊揭露不及時,易導致公信力下滑,甚至引發消費者信任危機。建議公私部門可建立聯合工作小組,制定共同募款守則,並在募款平台同步展示項目進度與成效數據,強化互信。最後,您是否願意在下次購物時,多思考一個「綠色選擇」,為地球留下一點力量?

邀請連結:https://www.env-new-vision.org/join